首页/ 新闻中心 / 应急要闻 / 正文

【应急管理周刊】夯实责任 强化措施 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渭南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05-19 11:30
      从气象预测看,今年汛期全市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降水总量偏多,旱涝并存,出现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可能性大,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一是深化机构改革成效。根据中省有关规定要求,市防指制定了《渭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和《渭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近期将下发执行。各县(市、区)防指要立足各自实际,尽快制定指挥部工作规则和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指挥部工作,健全完善部门间衔接配合工作机制,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配合紧密的职责体系和上下贯通、政令畅通、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各成员单位要主动适应职责调整变化,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二是压实压紧责任链条。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逐层级、逐部门、逐岗位做到责任落实全覆盖。要明确河流、库坝、城市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在主流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尤其是落实山洪易发区、低洼易涝区等重点区域的预报预警、人员转移避险等责任,防止出现责任盲区。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的,将严肃问责。
      三是及时修编应急预案。要加大预案修编工作指导力度,立足实际,扎实修编防汛、抗旱、城市内涝等应急预案,严格履行审查、审批、报备程序。要突出预案方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针对重要区域、河段、库坝、城镇、乡村与涉水工程,进一步细化实化责任链条、技术指标和防御避险、抢险救援等措施,全面提高决策指挥调度和应对响应处置能力。要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抢险救援演练,熟悉预案内容,磨合协作机制,不断提升指挥决策水平和救援实战能力。
      四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要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汛前安全大检查,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排查整治重大灾害隐患,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逐级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工作台账,限期整治完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成员单位要组织开展本行业防汛安全检查工作,水务、住建、自然资源、教育、交通、农业农村、旅游等重点部门,要根据各自特点突出检查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业检查。5月底前,各牵头成员单位要主动组织完成市级包联领导带队开展的汛前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五是突出山洪灾害防御。要抓紧维护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明晰监测预警职责,建立会商研判机制,科学制定转移方案,从严夯实基层“防、抢、撤”环节的领导责任、组织责任、安置责任、管理责任,做到指挥责任到人、撤离对象到人、安置场所到位,确保山洪威胁区群众,特别是农村留守人员等重点群体,在暴雨、洪水到来之前应撤尽撤、提前转移,坚决避免人员伤亡。
      六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要强化防汛抢险队伍体系建设,加强与驻地部队、武警、消防救援队伍和民兵预备役联系,发挥好水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的防汛抢险行业优势,统筹各方专业力量与社会应急力量,主动做好预案交底和联合现场查勘,建立联动机制,提前预置应急抢险力量,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响应、处置有力。按照防汛物料储备有关规定和要求,对防汛抗旱装备物资进行全面摸底,及时补充更新,优化储备类别,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七是提高应对处置水平。要积极推进社会共治,广泛开展防汛救灾、抗旱减灾、应急救援等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要针对机构改革人员、职能变化,分级分行业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各级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要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衔接,及时、主动向社会公众通报雨情、水情、汛情等工作动态,正面发声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防汛抗旱工作的良好氛围。
      八是加强应急值班值守。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和洪涝干旱灾害统计报告制度,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和各类突发事件,保持通讯畅通,保证信息及时传达处理。
      九是统筹应对干旱灾害。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密切监视旱情动态,科学制订供水计划,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抗旱保障措施,统筹调配,优化管理,全力确保城乡群众生活饮水和工农业生产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