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委办部署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立夏以来,气象部门接连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安全风险持续增大,加之进入汛期,极端天气多发,各类安全风险累积叠加,易引发事故,造成严重影响。5月23日,市安委办印发通知,持续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部署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高度重视高温汛期安全。高温汛期是各类事故的多发期和易发期,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期。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安全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全面分析研判各类极端天气容易引发事故的风险隐患,深入查找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存在的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精心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全面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压紧扣实安全责任链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推动层层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厘清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坚决堵塞监管盲区,严防漏管失控。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落细防范措施,强力推动安全责任传导到基层末梢,压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坚决筑牢安全防线。
盯紧看牢重点行业领域。矿山领域要认真检查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等建(构)筑物及周边废弃井筒、采空区、地面裂隙等影响矿山安全的重点部位和场所,特别是连续高温、暴雨灾害天气期间,要24小时不间断加强排洪设施检查、维护和动态监测,严防因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引发淹井、边坡坍塌、尾矿库溃坝等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领域要严格落实危化品经营场所通风、降温、防水、防潮、防火、防爆、防雷等措施,加强重点环节和部位日常巡查及安全管护,确保报警等安全装置和通风、降温设施完好,所有危险物品入库存放,严格控制储存仓库内湿度、温度,确保防雷、防静电设施运行良好。工贸领域要加强高温熔融金属吊运、交叉作业、检维修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合理调整高温作业岗位工作时间,对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采取临时物理降温、增加通风条件等措施。道路交通领域要深刻汲取广东梅大高速灾害教训,突出危险路段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辆等安全监管,严防因高温导致车辆自燃或危化品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消防领域要突出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等重点部位,严查电源火源失管、消防设施缺失损坏、疏散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等火灾隐患,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建设工程领域要积极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基坑支护、起重机械、脚手架、临建板房稳固情况、用电设施安全检查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防垮塌、高处坠落、触电和物体打击事故。燃气领域要扎实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突出抓好加气站、储气库、液化气罐装站隐患排查,严查非法充装燃气、餐饮企业未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等问题。旅游领域要督促景区全面检查易发生火灾场所和滑坡、垮塌地段风险隐患,加强易受高温、雨水损害大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频次,强化涉水、高陡山体等部位安全风险管控。校园安全领域要对校园水、电、气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加强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严防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行业特点,聚焦关键部位、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密巡检频次,强化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严格精准开展执法检查。要把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精准执法的重要手段,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求,落实分级分类监管要求,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异地互检等方式,紧盯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及时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销号“大起底”行动。要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全面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充分运用行业部门和专家队伍等多重力量,采取“督导+帮扶”“专家+执法”等方式,依法采取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一案双罚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措施落实,确保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切实强化应急值守和宣传教育。要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变化,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强化人员、物资、技术力量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全力做好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各项准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结合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高温汛期用火、用电、用气、消防、交通等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全面提升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来源: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