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 正文

【应急科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三)

来源: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3-07-05 10:06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三)


作业前准备

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人员职责。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

进行安全交底,检查设备安全。现场负责人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方案等,应履行签字确认手续;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更换。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自然通风,安全隔离。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存在可能危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物料及能源时,应采取封闭封堵切断能源等可靠的隔离措施并上锁挂牌或设专人看管。有限空间内承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气体检测机械通风。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对有限空间内的不同部位进气体检测,检测人员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气体浓度等信息。当气体检测浓度不合格时,必须对有限空间内进行机械通风,通风后应对有限空间内气体再次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实施作业。检测合格后,应根据危害程度,正确选择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进行作业。

 (来源:应急管理部)